微信扫二维码
添加大业资深项目经理
了解更多合作

  • 朱先生
    13923192702
  • 李先生
    15920424041
DAYE NEWS
content

以下文章来源于设计杂志 ,作者采访:李杰


DESIGN《设计》杂志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


借助国内外良好大环境的春风,以国家政策为指导,聚合行业的力量,推动国内设计行业发展,同时也为推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在校师生专业学习与专业交流,充分调动钻研设计的热情,提高毕业设计作品实践水平,《设计》杂志特别策划“毕业设计作品展专题”,重点展示各高校本年度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视觉传达等方向中的毕业设计作品。希望能够聚合国内高等院毕业生优秀设计作品资源,分享设计经验,探讨设计毕业作品与产业结合的可行性。


采访:李杰  李叶   受访:邓嵘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嵘,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设计学博士,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带头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秘书长,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常务理事,工业设计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南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重点项目;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CSSCI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健康设计思维与方法》出版教材《产品设计表达》《整合创新设计方法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设计》:作为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负责人,您认为江南大学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优势是什么?

邓嵘: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新增交叉学科门类,其中设计学(可授予工学、艺术学学位)在交叉门类的6个一级学科之列。可见,设计学科的属性和特点仍然离不开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发展。工业设计在机械,产品设计在设计学,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之后,会发现专业之间无形中还是在破除壁垒,甚至,“去专业化”成为了一种趋势。专业做得更专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相一致,因此,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本科教育阶段都是在有明确目标和方法体系下针对性地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所需掌握的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随着设计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设计学科正在构建自身的基础理论、交叉理论和应用理论。

面对这一变化,当然各个学校的做法不同。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江南大学敏锐地看到这一趋势变化,结合自身学科特色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发展和环太湖湾科创带建设,重点打造大健康学科集群和智能传感与集成电路学科集群。设计学科作为江南大学第三个A类学科,因势而为,正努力积极探索推动“设计+商业”“设计+文化”“设计+食品”“设计+数字”“设计+医学”等交叉学科专业方向的集群效应,逐步打造“设计+”学科群。然而,任何专业发展的探索都是艰辛的,从设计实践迈向设计研究的道路也是漫长的。设计学科是一个新兴学科,设计研究也才刚刚起步,现阶段设计研究在基于具体设计实践的应用研究基础上也在探索跨学科交叉研究。



《设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协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邓嵘:我们的交叉与协同主要体现在本科的高级年课程、毕业设计及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之中。设计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离不开具体的实践课题,但往往我们很多课程内容或是选题还是停留在概念阶段。概念到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试的阶段,这里一定会需要大量更为专业的交叉知识的结合。以往以具体实践项目的课题研究已经有很多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工具,但对于研究问题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深究。我们容易把从设计问题的提出到设计方案的解决看作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但事实上,由于设计内容的宽泛以及牵涉不同内容的专业知识组成的多样化,仅靠设计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展开的研究就容易概念化,通过交叉合作能够在概念生成过程中反复思考和修正问题本身。也就是说,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相互修正的关系,这就需要知识的交叉与协同。

江南大学在本科三年级阶段开始进入具体的课题研究方向,不同课题研究方向的负责人需要整合相应的跨学科、跨学院合作资源。通过专题研究课,从寻找问题开始就进行交叉合作,到整合创新设计课用设计思维融合不同专业知识,并进行相关专业的技术测试,再到跨专业设计和毕业设计真正形成连贯的交叉课程体系。这里已经在试图打破专业的界限,形成真正意义的协同。近年来,我所在的健康设计研究团队依托健康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平台联合食品学院、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围绕健康生活方式场景展开了一系列跨学科合作实验,将科研与教学深度结合,产出了一批有价值的创新实践成果及理论成果。理论方面包括针对整合创新课程的教材《整合创新设计方法与实践》、针对健康设计专题的专著《健康设计思维与方法》、针对多学科协同设计方法的专著《协同设计思维与方法》和译著《愉悦工具盒》。这些成果为我们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方法,并有助于推动其继续深入。实践方面,通过项目让设计专业的学生走进食品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最新的技术成果和探讨可以运用的生活场景,形成协同机制,可以有效地深入培养学生整合创新的能力。

教材《整合创新设计方法与实践》

译著《愉悦工具盒》


专著《健康设计思维与方法》


专著《协同设计思维与方法》



《设计》:面对设计学科的发展变化,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是如何思考本科毕业设计的未来的?


邓嵘:之前提到《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新增交叉学科门类。交叉需要培养学生跳出专业框架来面对真实的问题,进行研究。如何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比解决具体操作层面的实际问题更为重要。如果把有价值的问题比喻成大海航行中的目的地,那么用什么船、选什么路线则是具体解决问题的手段。我们未来所面临的很多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等,都具有复杂性和多学科性,由此新增交叉门类和设计学的学科调整是因时而动的重要举措。本科教育也需要在这样的发展变化下做出适时的调整。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围绕真实有价值的问题开展跨学科的设计研究与实践。或许大家会问,设计研究是不是应该在研究生阶段开展,本科阶段解决具体的技能和素养问题就够了?在我看来不然。在本科的高年课程及毕业设计中强化设计研究的培养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人才培养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需要形成一个连贯的完整体系,研究在任何阶段都有,只是怎么研究、研究的深度有差别;二是随着研究生招生比重增大,本科毕业生从原先大多直接服务于企业需求,开始更多地转向继续深造。同时,企业处在转型发展阶段也需要通过设计研究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因而企业也更需要具备设计研究能力的人才。可见,无论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就业或是继续深造,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设计研究能力;三是设计学科开始引入大量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与工具,使设计更科学化、合理化,学生也需与时俱进,增强设计研究的能力。
本科毕业设计首先是学生设计成果展示的舞台,但从另一方面看,更是体现学院整体设计教学规划的思考。毕业设计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是大多数设计院校一贯的做法,智能、健康、绿色低碳、可持续、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乡村振兴、适老化等设计领域是江南大学近些年来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所呈现的主题方向。这一方向,打破了传统按行业分类的选题,如交通工具、家电、家具、文创产品、交互等。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跨学科合作,尤其在毕业设计阶段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领域,调动并整合学校的食品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物联网学院、机械学院等相关学科资源,通过设计思维方法找到实际应用场景,并能对设计概念进行有效验证与测试,是目前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专业想努力尝试的方向。

把毕业设计看作是整个交叉研究和交叉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是本科应用研究走向交叉研究以及进入研究生阶段的一个衔接过程,也是可以将毕业设计真正实现部分成果转化的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道路。这样的毕业设计从组织形式上需要一个学科交叉背景的导师团队,通过跨学院合作的研究团队展开指导工作。

毕业设计除了更接近模拟企业研发中的协同创新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思考——探讨设计的前沿问题。设计的前沿问题不是我们常说热点问题,不仅仅是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也不只是战略问题,因为不是所有问题都是设计师能够发现和解决的,但这些需要设计师从设计的角度去关注。设计问题的发现需要真正在交叉研究的过程中针对不同领域已有探知的问题找到转化的应用可能,并不断试错去修正问题本身的过程。或许这样的要求有些高,但面对多年来毕业设计千篇一律的概念产出,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和成功的成果转化与应用,应该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中努力追求的目标。



交叉课程体系实践成果举例


《设计》:毕业设计是偏向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的需求多?


邓嵘:我们并没有刻意把毕业设计中的概念性设计与企业项目进行二元式的划分和比例控制。从设计概念到原型概念的跨越在于需要不同知识内容的交叉与整合。因此,无论是概念设计还是企业项目,都可以从交叉研究的角度去深入问题与解决问题,概念可以趋向转化的可能性,实际项目也要探索更为创新的概念。前面提到了我们对于毕业设计未来的设想,或许在操作层面看有些理想化,但从设计人才的培养看,能够面向社会、产业未来发展需要,还必须重新反思过去只是概念化的设计呈现,以更加绚丽的视觉形态和扎实的表现功底来作为评判的标准。比如江南大学工业设计近年的培养方向中侧重“智能”与“交互”,特别是基于智能硬件的交互。

梁峭系主任提到,在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导向中,也鼓励学生去做这方面的探索,并要求所有的设计都制作智能硬件的原型。可以看到所有同学最终除了完成产品设计,还用arduino、树莓派等制作了原型。少数同学还使用了AR、人脸识别等技术来完成相关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技术应用与更合理的场景如何匹配和选择。体现了将概念趋向现实转化,为实际项目寻找更为创新的概念的特点。


《设计》: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什么?希望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毕业设计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的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有何侧重?是否有助于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


邓嵘:今年的毕业设计主题是“设计未来·格致”。“格致”来自《礼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大学中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儒家思想的八目。在这个顺序中,最为首要的便是“格物,致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致”作为一个主题,强调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也符合我们在毕业设计阶段强调从设计实践迈向设计研究的教学理念。我们希望学生在毕业设计的阶段,能够不仅思考如何做设计,而且要思考为何做设计,找到事物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找到更有效的创新方案。

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对于学生的整体要求是差不多的,即使在线上条件下,我们仍然要求同学们完成原型的制作、调试等工作。唯一有侧重的是在线上展览条件下,会尤其关注效果图、视频等数字化展示内容的质量。同时,由于赶上疫情,也会考虑学生实际的物理条件。

积极作用肯定是有的,在疫情大背景和自媒体传播的条件下,对于作品的呈现、推广也应该主动求变,借助更有效、更合适的平台和方式将设计成果推向大众,实现一定的设计普及。


《设计》:您认为现在的学生有哪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特点?学院围绕学生展开的“教”与“学”有哪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变化?


邓嵘:学生一方面更加自由,不崇尚权威,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受整个大环境影响,也更加内卷,竞争意识更强。对应的“教”与“学”方面主要有几个改变:一是培养目标的改变,时刻与社会、商业的发展同步;二是培养手段的改变,数字化的教学平台、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越来越普遍;三是技能体系的改变,随着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也在更新。


《设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出哪些问题?对教学、科研和产业提出哪些要求?如何看待毕业设计未来的改革需求?


邓嵘:主要问题是在考研、就业等压力下,学生要兼顾毕设,精力层面会受到较大限制。特别是现在考研、就业竞争激烈,学生如何对毕业设计进行定位很关键。如果能有更多的校企联合课题提前介入,将毕业设计与就业关联起来,可能是理想的方式之一。也可以考虑将科研课题中的实践部分分解,让未来要读研的同学提前接触研究性内容,前提是要结合得好,且符合本科毕设的要求。

这也是之前提到的在高年级课程及毕业设计阶段强化学生设计研究能力培养的原因。通过高年级课程及毕业设计,帮助学生从设计实践迈向设计研究,达到设计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就业及继续深造中对人才的需求。

Motivated by
industrial design desire
as always!

工业设计冲动驱使我们一直向前!

中国十佳工业设计公司
中国十大影响力设计机构
中国十大设计杰出青年单位
中国工业设计AAA信用企业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